摩擦系数仪夏季专业保养指南
一、环境适应性调整
温湿度控制标准:
实验室温度应维持在23±2℃(空调精度±0.5℃)
相对湿度控制在50±5%RH(建议配备工业除湿机)
设备周边风速<0.2m/s(避免空调直吹)
特殊防护措施:
加装防凝露加热带(滚筒轴承部位)
光学部件使用防霉处理剂(每月1次)
电路板喷涂三防漆(符合IPC-CC-830标准)
二、关键部件夏季维护
传动系统保养:
润滑脂更换为高温型(滴点≥200℃)
皮带张力调整(比标准值松0.5-1N)
导轨清洁周期缩短至15天/次
测量系统防护:
力值传感器增加温度补偿校准(每日开机后)
光学编码器遮光罩升级(防紫外线型)
接触式探头清洁频次2次/班
三、校准规范强化
动态校准调整:
增加温度漂移测试(ΔT>5℃时需补偿)
标准砝码密度修正(夏季气压影响)
电子校准器预热延长至30分钟
每日必检项目:
零点漂移(允许±0.5%F.S.)
线性度验证(5点校准法)
重复性测试(3次CV值≤1.5%)
四、典型故障预防
高温预警处理:
当环境温度>28℃时:
✓ 启动备用散热风扇
✓ 测试间隔延长20%
✓ 暂停持续4小时以上测试
湿度超标应对:
密封箱内放置变色硅胶(湿度>60%RH更换)
关键接头涂抹防水膏(IP67级)
每日开机前进行绝缘测试(≥100MΩ)
五、耗材管理规范
测试带储存:
恒温柜设置(20±1℃/40%RH)
真空分装保存(每卷独立包装)
启用后有效期缩短至7天
润滑剂选择:
轴承润滑:全合成高温油脂(NLGI 2级)
导轨润滑:氟素干膜润滑剂(适用-40~260℃)
更换周期:普通季节50%时长
六、应急处理预案
突发停电操作:
立即保存当前测试数据
手动复位传感器到安全位置
恢复供电后预热1小时再校准
数据异常处理流程:
温度补偿校准(优先)
检查空调出风口方向
验证标准样块测试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