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张联成 已刊登于《包装前沿》2024年第一刊 塑料薄膜复合后的卷膜和袋有一种粘连现象。所谓“粘连”,是指塑料薄膜接触层之间的一种粘着现象,使相互接触的薄膜不易分离。塑料包装膜的粘连现象在薄膜生产过程中或之后的各个工序(如收卷、分切和包装)中常常见到。在实际应用中,粘连使包装袋开口困难,或袋面粘连让客户分页、打码困难。
一、复合膜粘连的原因分析
塑料薄膜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粘连,在加工、使用或贮藏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粘连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《塑料薄膜粘连性试验方法》中对塑料薄膜的粘连有如下解释:
几乎所有的粘连都是由下述两种情况引起:
1、极端光滑的薄膜表面,紧密接触而且几乎完全隔绝空气。
2、压力或温度(或二者皆有)引起薄膜接触表面粘连。
粘连现象还有以下的解释:
1、由于薄膜表面光滑,闭合后膜间形成真空密合状态,不易分开;
2、薄膜成型后其表面有大量的外露分子链,在两片薄膜闭合后产生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缠绕,使其无法打开,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吹膜;
3、在车间湿度较小的情况下,塑料复合膜在卷取过程中,薄膜间摩擦产生的静电使薄膜粘在一起;
4、在生产薄膜中添加的非极性开口剂中加入1%的静电剂,表面薄膜过烘箱解决;
2)将膜卷放置在湿度较大的地方24h以上,相对湿度>70%HR以上;
3、制定固化室熟化时间及温度的执行标准
特别是PE膜过烘箱,注意添加量不宜过多,以不掉粉为标准。优质的芥酸酰胺是在植物油里提取的,对食品没有危害,同时不影响热封性能,可以放心使用。
4、工艺控制点
对于两层结构的产品,在保证剥离强度和胶水干透的情况下,尽可能降低熟化温度、熟化时间及收卷的紧度,防止薄膜中添加的非极性开口剂或小分子物从薄膜中析出,吸附在极性材料的表面,以及电荷的积累,造成复合膜、袋表面粘连。
5、制订企业标准
企业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和客户的验收标准,制定薄膜摩擦系数的企业检验标准,严格按标准进行原材料的进厂检验。
使用摩擦系数仪进行测试,例如济南匠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MXD-C01摩擦系数仪,该仪器兼容多种检测标准,如GB、ISO、ASTM等,内部已根据标准要求设置好相应的速度、行程、算法等。测试时,将一个试样固定在试验板上,另一个试样固定在专用滑块上,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速度在试样上滑过一定距离,读取摩擦系数仪的读数即可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检测标准对试验速度和行程有不同的要求,例如ASTM D1894要求的速度是150±30mm/min,而ISO 8295和GB 10006要求的速度是100mm/min。因此,进行摩擦系数测试时,一定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标准
三、结语
引起复合膜、袋粘连的原因很多,要想解决问题,就一定要了解粘连的机理,对症下药,及时处理和预防,避免不必要的损失。